"兄弟之间,何须言谢。”扶苏突然压低声音,"但赵高执掌罗网,今日受此大辱,必不会轻易罢休。”
"区区跳梁小丑,何足挂齿?"
看到赢零眼中闪过的寒芒,扶苏拍掌大笑:"好!既然九弟胸有成竹——"
话音突然中断。
他搭住赢零的肩膀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:"可知为兄今日为何登门?"
"是为了王侯榜的事?"
"非也。”扶苏拉着他向内室走去,"是有桩天大的好事要便宜你!"
"九弟,你久居深宫,不谙朝政,不知大秦近日正在商议要事。”
匈奴频频侵扰边境,父皇决心零底解决这一隐患。
李斯丞相提出远交近攻之策,建议与大秦结盟。
"巩固秦唐联盟,联姻是最好的方式。”
"因此父皇有意派一位公子迎娶大唐公主,以表诚意。”
"王侯榜公布后,李斯丞相推举了你。”
"看来父皇召见,是为了联姻之事?"赢零心中已然明白。
"正是。
秦唐联盟需要重量级人物,除了我,唯有九弟登上王侯榜,最为合适。”
见赢零神色如常,扶苏以为他有所抵触,轻声道:"若非我已定下婚约,此事本该由我来承担。”
"这对你大有好处,若实在不愿,只需向父皇说明,想必不会勉强。”
"多谢兄长告知。”
赢零淡淡一笑,并未表态。
若他真拒绝联姻,以始皇的性格,确实不会强求。
但秦唐联姻,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他个人,都有不小益处。
......
赵高跌跌撞撞地走出府门。
发髻散乱,满脸血污,面颊高高肿起。
随从们见状大惊失色。
一名门客谄笑着上前:"大人,谁敢如此大胆......"
"找死!"
剑光骤闪,那人瞬间四分五裂,血肉横飞。
其余人瑟瑟发抖,不敢出声。
"赵高!我要他死!"胡亥狼狈跑来,哭喊着。
赵高眼中闪过一丝不耐。
胡亥愚蠢至极,却总爱自作聪明。
若能除掉赢零,他何必忍辱负重?
只要始皇尚在,无人能动赢零分毫。
今日试探,更让他心生警惕。
往日韬光养晦的九公子,如今锋芒毕露,竟敢对他与胡亥出手。
是仗着受宠,还是早已看透朝局?
无论如何,赢零已非等闲之辈。
......
赵高、胡亥受辱之事,如野火般迅速传遍咸阳。
往日畏惧赵高之人,此刻暗自窃喜。
酒肆茶楼间,议论纷纷。
"听说了吗?中车府令赵高和胡亥公子,被九公子赢零教训了!"
"那位名列王侯榜末席的九公子赢零?据说他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!"
"如今王侯榜公诸于世,他藏不住了。
传闻这位九公子还是我大秦第一才子。”
"才华暂且不论,这份胆识确实无人能及,连赵高都敢动手,实在令人叹服!"
消息很快传入影密卫统领章邯耳中,随即上报嬴政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"陛下,赵高大人前往九公子府邸宣旨时,出了些状况。”
影密卫统领章邯单膝跪地,呈上奏报。
嬴政头也不抬,继续批阅奏章,淡淡道:"状况?说来听听。”
"九公子赢零动手打了赵高大人和十八公子胡亥。”
"哦?零儿竟敢对赵高和胡亥动手?"嬴政忽然抬头,威严的面容浮现一丝笑意。
"被王侯榜揭露后,他这是不打算继续隐藏了?"
"因何动手?"
"赵高擅闯九公子府邸,惊扰了公子,故而挨了耳光。
至于十八公子,是因对兄长出言不逊。”
章邯如实禀报,不带丝毫偏颇。
赵高满脸血痕狼狈离去,十八公子胡亥更是被直接抛出了府门。
嬴政嘴角泛起意味深长的笑意:"惩戒的理由倒是编排得漂亮,看来这些年没白费功夫。”
"赵高擅闯该罚,胡亥无礼更该罚。
传朕旨意:赵高杖责三百,胡亥禁足三十日!"
章邯领命退出大殿,已然洞悉圣意。
"零儿何时进宫?"
"九殿下已至咸阳宫外,稍候即可面圣。”
嬴政轻轻点头,待章邯退下后转向身侧的剑圣:"盖聂,朕这第九子,你怎么看?"
"臣与九殿下素无往来,不敢妄下论断。”盖聂拱手应答。
"单论他敢对赵高、胡亥动手这事呢?"
"胆略非凡,谋虑周全。”盖聂略作沉吟后答道。
嬴政含笑颔首:"确实胆色过人,独自一人就敢出手。
心思也够缜密,算准了王侯榜公布后朕不会追究。”
"此子天资聪颖,是块璞玉。”
"若非王侯榜现世,朕是否就要错过这块良材美玉了?"
"锥置囊中,其锋自现。
九殿下既懂得韬光养晦,想必胸中自有......"盖聂说到此处忽然顿住。
嬴政放声大笑:"哈哈哈,自有谋算是吧?"
"朕从不忌讳子嗣觊觎帝位,唯恐其德不配位。”
"朕能横扫六国,开疆拓土,令大秦傲视天下,他们可有这等本事?"
帝王面色渐沉,威仪毕现:
"大秦疆内,六国余孽未靖,百家学派争斗不休;
大秦域外,隋、唐、宋、明诸朝虎视眈眈,匈奴各部蛰伏待机,更有无数番邦小国蠢蠢欲动。”
浑厚嗓音在黑龙殿内久久回荡。
盖聂握剑的指节微微发白,眼底闪过一丝骇然。
他虽知秦皇雄才大略,却未料其志宏大至此。
横扫六国、开创不世功业犹嫌不足,竟要鲸吞九州山河!
......
少顷。
侍卫入殿禀报:"陛下,九殿下已在殿外候旨。”
"宣!"
......
"儿臣赢零,叩见父皇。”
赢零刚迈入殿内欲行礼,嬴政已抬手示意。
"免礼,上前来。”
少年行至王座前。
嬴政凝视着这个与自己眉眼相似的年轻人,心绪微动。
对这个第九子,他往日并未过多留意。
但此刻血脉中的共鸣分外清晰。
"你打了赵高和胡亥?"嬴政沉声发问。
"是。”赢零坦然应答。
短暂的静默后,帝王收敛了为人父的温和,目光如电:"可知为何召你前来?"
"扶苏皇兄已告知原委。”赢零迎着那道锐利目光平静道,"父皇欲联合大唐共御匈奴,需以姻亲缔结盟约。”
"不错。
与大唐结盟乃国策要务。”
嬴政眼中锋芒更盛:"此重任,你可愿承担?"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"儿臣愿为父皇分忧,联姻大唐!"
赢零应答得不假思索。
这桩婚事于他实属良机,推拒反为不智。
"你竟答应得如此爽快?"
嬴政略显诧异:"联姻终究委屈了你。”
少年昂首朗声道:"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?"
"若以儿臣姻缘可换边陲永固、黎民安康,实乃幸事。”
"妙!真是'匈奴未灭,何以为家'的豪情壮志!"
嬴政眼中闪过赞赏:"唐皇爱女李丽质才貌双全,与吾儿赢零堪称天作之合。”
"朕将亲自修书,派遣使者前往大唐,向唐皇李世民提亲。
若他同意两国联姻结盟,半月后你便随使团启程赶赴长安。”
"此行需设法换取大唐新研制的马镫与马鞍等军械,此物对我大秦骑兵至关重要。”
见赢零愿为邦交远赴异国,嬴政心中倍感欣慰。
对于大唐是否会应允联姻,将长乐公主李丽质许配给赢零,嬴政信心十足。
只因大唐面临的边患,比大秦抵御匈奴更为紧迫。
匈奴不过袭扰边境,而**铁骑曾直逼长安城下,迫使李世民订立渭水之盟。
……
数日后。
大秦国书以八百里加急直送长安。
这封国书刚抵达,便在大唐朝堂引起轩然大波。
太极殿内,金碧辉煌。
文武百官分立两侧,不时偷瞄龙椅上笑意渐浓的李世民。
"哈哈哈——"
阅毕国书,李世民从浅笑转为开怀大笑。
群臣面面相觑,不明圣意。
"陛下因何如此欣喜?"
宰相长孙无忌上前问道:"可是剑南道水患已解?"
"区区水患,何足挂齿。”李世民扬了扬手中帛书,"此喜讯,远胜治水之功。”
"莫非与**有关?"司空房玄龄目光微动,"大秦遣使来书,可是欲结盟共抗外敌?"
"爱卿明鉴!"
李世民点头道:"秦皇嬴政提议秦唐结盟,共抗匈奴**之患。”
此言一出,满朝振奋。
这些年来,大唐虽国泰民安,却屡遭**侵扰,更有渭水之盟的屈辱。
如今若能与大秦联手,必能永绝边患!
"天佑大唐!"
长孙无忌躬身贺道:"大秦铁骑威名远扬,若能结盟,我大唐便可一雪前耻!"
"空谈结盟恐难取信。”房玄龄沉吟道,"不知国书中可载明互利条款?"
"爱卿所虑极是。”
李世民抚须道:"我大唐缺良马已久,而大秦愿开放乙等战马交易。
作为交换,需以新式马具与兵器甲胄相易。”
群臣暗自盘算——当年求购战马被拒,如今大秦主动示好,虽非上等战马,已显诚意。
而大唐军械向来精良,此议可谓各取所需。
"大秦皇朝提出的盟约条件确实公平合理,对我们两国都有益处,但如何确保盟约能够长久稳固呢?"
长孙无忌眉头紧锁:"虽然大秦与大唐相距甚远,没有领土争端。”
"可如今金榜现世,天下纷争再起,万一将来两国发生冲突,大秦停止战马贸易,又破解了我大唐的秘传武技,我们将会陷入被动。”
李世民淡然一笑:"不必担忧,秦皇嬴政深谋远虑,已经为我们两国准备了相互制约的保障。”
"莫非是联姻?"长孙无忌猜测道。
"正是如此,大秦与大唐结为姻亲,缔结**之好,这就是两国联盟的保证。”
长孙无忌颔首表示认同,联姻确实是巩固同盟的最佳方式,接着问道:"大秦派哪位公子联姻?我们大唐又派哪位公主?"
秦唐结盟一事尘埃落定。
大秦皇朝提出的盟约条款获得大唐群臣一致认可。
根据盟约内容,两国将互为犄角,共同抗击匈奴等外患。
大秦将提供优质战马,换取大唐特制的兵器铠甲与马具,这对双方都极为有利。
为巩固盟约,联姻无疑是最稳妥的选择。
"大秦皇朝拟派嬴政第九子赢零前来结亲。”李世民向群臣宣布。
"赢零?莫非就是王侯榜上位列最后的那位秦国九公子?"
听闻此言,殿中文武不禁莞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