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热文 > 头条 >

许知远谈《王赓武回忆录》:在细节与追忆里,我看到一个少年的“身份的焦虑”

发布时间:2023-05-05 12:40:44来源:网络转载

3 月底,单向街书店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,《王赓武回忆录》(上、下卷)荣获 2022 年度作品。

《王赓武回忆录》是年近九旬的王赓武晚年书写的丰富又极为坦诚的回忆录。读者可以从中看到,是什么造就了这位广受赞誉的历史学家的学术成就和世界视野。

而尤为吸引人的是,他用近一个世纪的经历,回溯了对 " 家 " 和 " 爱 " 的领悟,探索并创造家园归宿感,充满了睿智与朴素诚挚的情感。

今天,译文君与大家分享单向街书店创始人之一许知远撰写的《王赓武回忆录》书评:

身份与地图

作者:许知远

他先从国家、城市、省份开始,接着是大岛小屿、大洋海域、山脉谷地,一直到半岛、湾澳、海湾、岬角。一段时间后,他甚至可以想象出,一些知名地点在地图上的位置。母亲注意到,午饭后,他不再出去玩耍,而是在房间里摊开地图集。他将清单上的地名和看过的电影相互联结,发现自己所居的怡保之外有如此之多的地方可去,五大洲处处是丰富的空间,过去则充满了值得探究的有趣时代,从上海到伦敦,从纳尔逊到岳飞," 不分人物,不限地方,天地世人都可以进入认知的范围 "

马来西亚怡保的灵仙岩 Image by Waqar Hassan from Pixabay

在王赓武先生迷人的回忆录中,这一片段在我脑海里激起回声。彼时,这个十岁的少年正陷入模糊的身份的焦虑。1930 年,他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泗水,一位讲马来语的爪哇女子充当他的保姆,一岁时又来到怡保——一座因锡矿而兴起的马来西亚城市,华人在其中占据着显著位置,自 19 世纪后半叶,他们就陆续抵达至此,中国内部的动荡与新世界的诱惑,是双重动力。在这个主要由广东、福建人组成的中国社区中,来自江苏的王宓文一家是不折不扣的异端,除去语言、习惯不同,他们自己也从未有过在此定居的念头,怡保只是中转地,一旦有机会就重返中国。任教于中文学校,王宓文却让儿子王赓武入读英文小学,同时传递给他强烈的中国文化意识。这既给予幼小的王赓武可以在不同的世界间学习、穿梭的自由,也带来显著的困境,他到底是哪国人、属于哪种文化?这本地图集解放了他,令他意识到一个人可以同时在不同时空生活,知识也可以为他提供身份的出处。这段记忆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,7 岁时,我从连云港搬到北京,陌生的周遭和浓重的苏北口音带来的排异感,令我焦灼不适,阅读则成了逃避之所。还记得在一个逃课的上午,我完全沉浸于《上下五千年》中,淝水之战、隋炀帝的大运河到晚明才子的命运,皆让我着迷,完全忘记了在每日的课堂里感受到的窘迫。

点击购买《王赓武回忆录》

出生于 1976 年江苏的我,当然与王赓武的经历截然不同。20 年前,在一本 1980 年代出版的香港历史的文集上,初见他的名字,作为主编的他是香港大学校长,英文则是 vice chancellor,在殖民地时代,Chancellor 必须由港督出任。那本文集助我理解香港,还激起我对海外华人世界的兴趣。在香港电影、流行音乐中成长的我,并未意识到在长达半个世纪里,香港不仅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联结点,更是全球华人之都,由此通往新加坡、悉尼、温哥华到旧金山的广阔网络。从文化、习俗、食物、风尚,他们与我们相似又不同,像是另一个中国。

香港夜景 Image by Marci Marc from Pixabay

接下来的时光里,我对海外华人这一主题着迷不已。明末遗民如何逃向马六甲,广东人在加州的淘金潮,孙文在檀香山的遭遇,何启、林文庆扮演的独特角色,白光为何葬在吉隆坡,马共的兴起与衰落……离散华人社区的故事,仿若是对中国中心叙述的某种平衡,也是对自我身份的某种探寻。

在我成长的过程中,中国也正在重新开放、再度崛起。王赓武是不断遭遇的名字,他在海外华人研究上的地位,像是费正清之于美国的中国研究。他丰沛的经历让我倍感惊讶,从吉隆坡、堪培拉到香港、新加坡,他在众多学术机构担任领导人,他的研究范围则从五代时期、南海贸易延展到中国的复兴、对欧亚大陆的战略思考……你很难清晰的定义他,他不像余英时、许倬云那样有着浓烈的士大夫情结,也并非西方意义上,一个纯然旁观的中国研究者。在一个西方边缘与中国边缘交汇的地带,他占据了一个独特位置,也试图对人类文明做出俯瞰式的观察。他繁多的著作与演讲,也偶尔令我有些失望,过于宏观和过于概括的表述,覆盖了个人化的感受与判断。我总觉得,他如此独特的个人经验,理应不断的流露出来,他目睹 20 世纪中国之变化,也该有更明确的政治判断。

王赓武先生

我也记得 2015 年冬天的新加坡之行,特意前往国立大学拜访他。已经 85 岁他的风度不凡,头发整齐的向后梳理,敏锐健谈。他说起一带一路,作为大陆国家的中国的复兴和它对人类历史的重大影响。对于我说起的对中国内部结构的忧虑,他则保持着谨慎的乐观。我对自己缺乏战略格局的思维方式,颇感不安。我原本想请他回忆 1948 年短暂的南京求学经历,在中国命运的转折之年,他这样的海外侨生会有何感受,最终因气氛不够恰当而作罢。

不过,这两卷本的回忆录,让我之前和他的距离感迅速消失。在对生活细节细腻、深情的追忆中,我完全感受到了他的彷徨与勇敢,随遇而安又坚定不移,感受到他那种一旦有机会就要重新创造自己的生命活力。而作为一个经历数次历史变迁的个体,对中国的介入与疏离,对马来西亚的归属感,对于自我身份的困惑与追寻的叙述,尤其打动人心。

我想起,三年前的一个下午,我乘车自吉隆坡前往槟城,途中看到怡保的路牌,心中一颤,却错过了探访的机缘。下一次,我一定专程前往,去看看那个沉迷于世界地图的十岁少年的成长之地。

- END -

《王赓武回忆录》(上、下卷)

点击购买纸质书

更多资讯,点击关注

(责编: wang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