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文史 >

战国时期,楚国强大,但是为什么很少出顶级名将?

发布时间:2023-09-11 14:36:10来源:网络转载

春秋五霸中,楚庄王在列,战国七雄中,楚国也曾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。由于地理位置、民俗传统等原因,楚国在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等层面一直有别于中原国家,但这并不妨碍楚国成为先秦时期最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。

然而,纵览先秦历史,存在感如此之强的楚国,却唯独缺少顶级名将,这究竟是巧合,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?

一、楚国缺少名将?好奇怪!

提起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名将,我们第一个能想起的人可能是项燕,但这位楚国末期的军事担当却更多被赋予了一层悲剧色彩。

(项燕 影视剧形象)

在秦国进攻楚国的过程中,项燕是楚国抵御秦军的主将,面对秦将李信引领的第一波攻击,项燕与秦国叛乱的昌平君里应外合,大败秦军。

这是项燕军事生涯中,最富光彩的时刻。

然而,项燕没能拯救楚国的命运。前224年,嬴政命令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楚国,志在一举灭掉楚国。危在旦夕之际,楚国只能命项燕为主将,与秦军搏上一把,但项燕功亏一篑,也宣告了楚国的灭亡。

然而,在项燕之前,楚国似乎极为缺少一个真正厉害的统帅。

比如,著名的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、廉颇、李牧、王翦,此外,还有乐毅、吴起、田忌、乐羊、孙膑、田单、蒙骜、王贲等人。这里面唯一一个曾为楚国效力的名将就是吴起。

(吴起变法从军队改革做起)

然而,吴起是因为受到魏王猜忌而逃到楚国的,而且没有了楚悼王的力挺,立马遭到楚国贵族的群起攻之, 那么吴起究竟是因为什么得罪了楚国内部的势力?

按理说,楚国军事力量不弱,与北方中原各国战争频繁,又有崇尚太阳、热衷武力的传统,不应该缺少名将啊。那么,是不是因为楚国内部有什么原因吗?

楚国的来源,其实至今都是一个未能完全解开的谜团。

楚国崇拜火,在楚国历史的记载中,楚国的祖先是颇受黄帝信任的火官,为了奖励火官,黄帝便把淮水下游的一片区域分给他,这就是楚国的前身。

(楚国故都荆州)

然而,或许是有意为之,在中原诸国眼中,楚国被视为“蛮夷之国”,他们认为楚国的来源是昔日被商朝打败的东夷,兵败后在南方立足,成为一个新的国家。

可以说,早期的楚国是受到中原各国排斥的,他们无法得到认可,也没有得到主流地位。周昭王甚至还曾亲征讨伐楚国,结果在汉水附近被楚国击败。

虽说楚国战胜了,但是这一仗却让楚国与中原各国的对立更加高涨:周朝不承认楚国的地位,中原各国视楚国为蛮族,而楚国也不屑于和周朝及中原国家交好,双方各玩各的,互不买账。

二、在楚国,领兵的往往都是国君!

春秋战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,这个时期,诸侯国之间混战不断,但他们又都要受到周天子的制约,所以诞生了很多有点“奇特”的规则。

(战国时期战斗场景)

比如说,在春秋战国时期是,没有任何先兆的进攻是被禁止的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要攻打一个国家,那么你首先要向全天下发布一条号令——我要攻打你了!

又比如,双方交战时要“适可而止”:如果对方已经投降,那么获胜方就必须停止进攻,不能继续杀伐;交战的时候可以两军对战,但不能损坏对方的都城。

这种情况,其实和周国重视礼节的传统有关,而且中原各国其实都是来源于周天子的封赏,这种适可而止的战争,也是从一个侧面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性。

所以像晋国、宋国、卫国、蔡国这些中原国家,即使屡有冲突,也是点到为止的进攻。这种“既混乱又和谐”的情况,是和当时的统治背景密切相关的。

(楚文化装饰品)

这也是楚国之所以那么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既然我是“蛮夷之地”,既然你们把我当成外人,那我为什么要遵守你们的规则?

所以早期楚国的军队根本不管这些“内部规则”,他们作战时才不在乎所谓的“礼节”,上来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横冲直撞,中原各国虽然不爽,但也没什么应对之策。

(晋楚 邺之战)

另外春秋时期的战争还有一个规则,就是交战双方的君主要在军队中央坐阵,在军队前方冲锋陷阵、指挥作战的是另一员大将。这种规则,显然很容易让将军展现个人能力,赢得较高的声望。

然而楚国却完全不一样。

他们作战时,都是由国君亲自到最前线领兵作战,从声势上给对手一个下马威。

(春秋五霸之楚庄王)

这种作战方法并不是楚国为了对付中原国家想出来的,而是来自于楚国的内部习俗。

早期楚国都是分为几个部落,爆发冲突的时候由部落首领带头冲锋。后来部落之间不断兼并,当楚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后,仍然延续了这个习惯。这个习惯直到战国后期才有所改变。

(责编: zifu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