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文化 >

为何中国菜油多胖少,专家揭秘:窥探美国饮食奥秘

发布时间:2023-10-27 20:11:18来源:网络转载

说起做菜,中国人的蒸、煮、焖、煎、炒,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,都胜过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菜。

不过一直以来,西方人对中餐都有一个误解,认为中餐都很油腻,长期食用不利于健康。他们之所以会这样认为,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菜的油都是看得见的,一般情况下,中餐炒、炸、煎都会用上许多油,不过这些油并不会吃进肚子了,更多的是留在盘中,碗中。

中餐是看似油,实则不油,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农耕文明之后,中国形成了以谷物类为主,蔬菜类、肉类为辅的饮食风格。

“五谷为养、五果为助、五菜为充、五畜为宜”。——《黄帝内经》

另一方面,为了迎合老美的口味,美式中餐的菜谱其实很单调,甚至有些菜是我们都没听过的,比如左宗棠鸡、幸运饼干、李鸿章杂碎还有西兰花牛肉等。

由此可见,美国人眼中的中餐都是油腻的,细碎的,且多是以炒和炸为主。不过,和看似油腻腻的中国菜相比,美国的食物其实才是高油,高糖的代表。

左宗棠鸡

在美国,大部分人都喜欢油炸食物,油炸玉米饼更是贯穿了美国的历史,他们对油炸的热爱可以说是近乎痴迷的程度。

“不管什么食物,在上桌之前都得先来一遍油炸,这才是地道的美国菜。”这句台词出自几十年前的一部美国动画,辛普森一家。

“如果你第一次尝试美国的甜品,你可能会接受不了,因为它是甜到发齁的。”这是一个亚洲网友说的。

而根据一组显示,当下美国已经成为了肥胖的重灾区,是全球肥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。美国成年人的肥胖率达38%,另外墨西哥为32%,新西兰31%,澳大利亚28%,英国为27%,而中国的肥胖率在15.7%左右。

可以说,高热量的饮食早已深入了人心,尤其是在高果糖玉米糖浆(甜味剂),还有超大份销售模式出现之后,美国人就在高糖高油的路上越走越远了。

20世纪中后期,尼克松为了赢得选举连任,决定从降低物价下手。在这之后,美国便开始推行农业工业化生产。好消息是,在一系列措施下,美国的玉米产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,高产的玉米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,还让居高不下的物价冷却了下来。为此,尼克松也赢得了民众的支持。

然而不久后,美国玉米就供过于求了,许多玉米因市场消耗不了而烂在了田里,造成大量浪费。也就是这个时候,神奇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技术出现了。这项技术可以将玉米制造成甜度极高且廉价的甜味剂,这对于痴迷于甜食的美国人而言,无异于天赐的宝贝。

自此,这种廉价的甜味剂就取代了白砂糖,被添加到了各类食品中,比如番茄、汉堡、可乐和披萨中都添加了大量的玉米糖浆。很快,热量爆炸的高果糖玉米糖浆就遍及了美国各州各地。

紧接着,一个名叫戴维·沃勒斯坦的商人又给美国带来了超大份食品,所谓的超大份食品,其实就是一种比两份普通量食品更多,且价格更便宜的催销品,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,他们自然更倾向于选择超大份食品。

以美国的KFC为例,在甜味剂出现之前,一杯可乐还只有200ml,但到现在,美国的可乐已经来到了950ml,而且还有双倍套餐,也就是1.9L。

与此同时,为了让民众接受这种高糖饮食,他们还会将肥胖病的锅甩给脂肪,于是乎,低脂高糖又开始流行起来,那些看不出油的垃圾食品也顺势加上了“健康食品”的标签。

结果呢,美国人在高糖的摄入下,变得越来越臃肿,美国商人的口袋,则变得鼓鼓囊囊。而且越是穷的人,身材越肥胖,因为他们吃的都是价格低,且量大的油炸食品。

当然了,虽然美国的肥胖率位居榜首,不过在变胖这件事上,所有国家的问题似乎都很严峻。

在饮食方面,每个国家,每个地区的饮食都有着各自的优劣面,良好的,合理的饮食习惯,都取决于自身。所有的食物其实都是平等的,饮食是否健康,完全是由自己的选择和搭配决定的。

(责编: xiaowang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