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文化 >

杨义传:鸭漂的记忆

发布时间:2022-09-06 20:03:40来源:网络转载
鸭漂的记忆
 
■ 杨义传

 

盛夏一到,湖泊、水塘里的鸭漂便恣扬开来,密密匝匝的,几乎铺满了整个水面。我小时候经常到菱湖、大湖一带玩耍、拾柴、钓鱼,对鸭漂怀有一份特别的亲近。

待我稍微有点文化的时候,才知道鸭漂有一个很雅的学名——浮萍。在中国文化中,似乎人的命运如同浮萍一样,坎坷崎岖,险叵难测。南宋末抗元英雄文天祥的著名诗句《过零丁洋》,一句“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”,就将战乱时期仁人志士对家国不保、身将就戮的悲愤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
 

我是小老百姓,记忆中的浮萍只与最琐碎,最卑微的日常有关。

我们兄弟几人都善于钓鱼,尤其善于在炎热的夏季钓黑鱼,安庆人称之为乌鱼。鱼类春季打籽,到了三伏天小小的乌鱼苗就长成三四两的半大小子了,我们管它们叫“乌鱼lēi子”。那时节大湖菱湖水草丰茂,各种水生植物动物自由生长,乌鱼就特别多。乌鱼lēi子喜欢呆在平铺的荷叶和浮萍的阴影中,伺机捕捉小虫小鱼果腹。我们就用一根细竹竿、一根鱼线、一个钩子,钩子上挂上一只小青蛙当诱饵,在浮萍的间隙中上下抖动,不一会儿,一条乌鱼就猛的一口咬上钩,三四两的乌鱼就进了我们的鱼篓。一个暑假下来,那可是几百斤的鱼获啊。

 

我们家每年春天都会养几只鸭苗,伺候它们长大是我们几个兄弟的任务。放学了,放假了,我们就去叉青蛙、挖蚯蚓喂它们。人类喜欢肉食,鸭类也一样,吃了蚯蚓青蛙的鸭子就长得特别快。不过,它们也有吃素的时候,食谱是鸭漂拌米糠,标准姿势是哽着脖子,难以下咽的样子。我放学后就挎了篮子,带上笊篱到菱湖去捞鸭漂,手到擒来,一会儿就满载而归了。

我还做过鸭漂的生意呢。我看到街上有人卖鸭漂,就主动对妈妈说我捞点鸭漂你去卖,多少给穷家穷舍增加点收入。于是,我挎上平时拾柴火的大竹篮,到菱湖去捞鸭漂。菱湖里的鸭漂乌央乌央的,总也捞不完。捞不是问题,一大篮子的鸭漂少说也有五十斤重,从湖边弄回家累得呼哧呼哧的。我记得市价一分钱一斤,那天妈妈卖了六毛钱,那可是60斤的鸭漂啊。倒腾了几次,可能觉得没有钓鱼性价比高,我就停了鸭漂的生意。

 

后来我到二中读书了。学农是那时中学的必修课,有一次是到郊区老飞机场附近的农村学农,我住在一个农户家里。那家女主人很厚道,崭新的永久自行车竟然放心地让我晃晃悠悠地骑回城里。她家养了几口大肥猪,每天为肥猪的吃食而犯愁。我说,可以用鸭漂拌米糠喂猪啊。可是那儿的池塘都不大,没有鸭漂之类的水生植物。我自告奋勇地说,哪天我带你们去菱湖捞鸭漂。

我们在农村学农大约一周就结束了。到了与房东约好的日子,我天不亮就起了床,走到老飞机场带他们到菱湖捞鸭漂。大约在曙光化工厂附近的大路上,我和他们相遇了。那时天还没有完全亮,他们见到我都很吃惊,以为我说带他们去捞鸭漂仅仅是说说而已,想不到我竟然没有食言。一个上午,我们整整捞了一板车的鸭漂,我一直帮他们拉回家里。女主人留我吃了饭,还给我带了一大包自家树上结的皂角呢。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